大蘋果創作室

蘋果姨通訊 一四三)

 

講完了《火鳳凰》故事,學生開始畫畫創作,幾個二至四歲的孩子開始在色紙上用油粉彩塗畫,剛兩歲的靜心地在紙上畫圓圈線群、三歲的努力地試畫盒中各種色筆,又點、又線,又大、又少地自由地畫著,四歲左右的則畫人、畫鳳凰,沒有一個說不懂得畫,他們畫聽看故事書的感受,較年長的畫了人或鳳凰,便說:「畫完了!」「你的鳳凰在哪兒?天上飛?林中站?還是屋旁叫?…」我鼓勵他們進深創作,「在樹林內」其中一些選定自己想畫的,畫了樹,畫著草,我便介紹他們不同種類的綠色,讓他們有更多認知。可是其中一位男孩說:「我不懂畫樹。」「你看過樹是怎樣的?」我嘗試引導他回憶,他竟然告訴我未看過樹!沒可能罷!大蘋果屋外已有各種樹木,他上學途中應該看到的。「我沒有看過樹,不知道樹是怎樣的」他認真地告訴我,我立即輕拖他的手,走到玻璃大門前,著往外望,其他孩子都鬧哄哄地圍著要看樹,討論一會後,他返回坐位可以開始畫,我真高興,他今天看到了樹一些平日忽略了的景物,他在畫紙上的鳳凰旁畫了幾束樹葉,他越來越有進步,從二月的第一堂慌慌張張的走進來,拘謹地完成了第一張畫,今天不消三個月,已變得有自信又開朗,他滿意地放下畫筆,收拾顏色,只有班中最大(四歲多)和最小(剛兩歲)仍投入創作,不想下課。今天那位男孩的父母竟起來接他放學(平日只是媽媽)我告訴他們孩子的過程,爸爸也是滿臉笑容的,我好高興可以與孩子的父母分享,結束對話分享的最後一句是男孩的媽媽告訴我:「下次開始他不來畫畫了,我們想取回他的所有作品。」立時像冷水澆了一臉,心涼了半截,我忘記問原因,我又忘記拍下這張有特別經歷的畫作,只管匆忙翻找他的作品給他們帶走。一切來得太突然,又太不自然了!

現在我的腦海常泛起兩個情景:

1 安姨,這是BB班(幼兒班)畫的鳳凰…」我跟安姨討論作品

「這男孩不錯啊!所畫的鳳凰很完整…」她和我都在讚賞著

2 我遞給男孩媽媽一張水墨畫作帶回家。「這是他上周畫的鳳凰…」

「你們畫的東西很難,畫鳳凰對孩子來說是很難…」她皺著眉說

「可能我們覺得很難,但我們有一起觀察、討論…看!他們可以的…」我希望在還有機會接觸她時,讓她明白孩子。

我們作成人的,要蹲著和孩子對話,若我們只懂站著說話,會聽不到他們的聲音,更枉論要看他們的世界。

 

蘋果姨

二零一二件五月九日

寫於新泮